行业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- 行业新闻
一、腊肠烘烤工艺
高温烘干温度达到65-68度之间,烘干3-4小时让物料发酵,保证腊味香味;
快速干燥阶段,发色期和收缩定型期的控制,温度控制在50-55度之间,湿度控制在45%左右,时间为4-5小时,腊肠逐渐从浅红色转为鲜红色,肠衣开始收缩,这时一定要注意硬壳的出现,可以进行冷热交替使用,效果更好;
快速干燥阶段,这一阶段主要的制约因素是湿度,为了强化干燥速度,温度要升高到58-60度,烘干时间控制在10-12小时,相对湿度控制在38%左右,腊肠最终烘干湿度在17%左右。
二、海产品烘干工艺
温度—海产品的烘干一般要求在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,以避免高温影响产品烘干后的质量;
湿度—海产品的一般含水量比较大,因此控制好排湿量是决定烘干质量的重要因素;另外,由于海产品的水分存在于脂肪和油脂中,脱水较困难,控制脱水速度很关键;
烘干时间—海产品烘干一般周期比较长,快速烘干一般都会破坏烘干质量;
色泽—保持海产品烘干后的色泽至关重要;
循环风—海产品烘干一般要求较大的循环风量,风速也比较高,避免水汽停留在物料表面。
三、木材类烘干工艺
木材温度:在温度控制方面,通过对干球温度的测量和控制,来调整加热系统的工作状态,从而实现对烘房内温度的控制;
木材湿度:在湿度控制方面,通过对干球温度差的测量来调整除湿量和喷淋系统的工作状态,从而实现对烘房内湿度的自动控制;
木材含水量:在木材含水量的控制方面,采用电阻式含水率测量仪,避免测量所带来的局限和偏差,为准确执行木材含水率基准,提供有效的工艺保障。
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,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。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、开裂、弯曲变形、霉变等缺陷,严重影响木材的品质,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强制(受控制)干燥处理。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,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,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。它是合理性利用木材,使木材增值的重要技术措施,也是木制品生产不可缺少的首要工序。
木材烘干工艺,木材干燥设备要实现对木材的强制干燥,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功能:加热、调湿和通风。加热功能不言而喻:调湿用于保障干燥某些阶段所需的高湿度环境,防止木材开裂、变形等;通风设备必须保证湿热空气均匀地穿过木材堆的各个部位,使干燥后的木材含水率均匀。
四、烟叶烘干工艺
雨淋烟:一般指正常落黄成熟的烟叶,只是遭受短时期降雨后,表面有大量的水分,在烘烤时,将排气窗完全打开,并酌情开大进风洞排湿,经过一段时间后,检查烟叶没有水珠,说明水已经排出,用简易方法进行正常烘烤。
多雨年份生长的烟叶:由于受长时期连绵降雨的影响,含水量很大;烘烤时可变黄,但易烤青;定色较难,容易出现棕色化进而发生褐变烤黑。在采收和烘烤技术上应采取以下措施:1)适当提早采收,雨后连续大晴8天以上,按照正常标准采收。 2)调整编烟、装烟密度:编烟、装烟稍稀,以装烤房正常容量的85%左右为宜,便于热气上升和水汽排出。 3)烘烤时要注意几点:较高的干球温度,较低的湿球温度;升温速度稍快;适当提高变黄程度,防止烤青;延长定色初期时间,加强排湿,防止烤黑。
五、果品和蔬菜类烘干工艺
果品和蔬菜类都是不易储存的东西,经过再加工后可以便于储存,制成多种干果、干物、罐头等。这样不仅可以增长存放时间,还能保存它的营养元素,保证它的质量。然而传统干燥的方法都是燃煤干燥,电热干燥等方式,污染和能耗都非常大。
接近自然干燥湿度,表面水分的蒸发速度与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速度接近,烘干果品、蔬菜等级高;
保持物料的天然颜色,色泽鲜艳、美丽;
保留物料的维生素,营养价值高;
烘干室内的热风介质速度和干燥速度、物料形式、物料的物性关系科学合理;
干燥控制在一定温度、湿度和风速下进行,以确保物料在烘干过程中成分不变化。
六、腐竹烘烤工艺
第一次在60度左右的暖房内烘30分钟左右使腐竹表面不粘,拿出暖房,稍凉后从杆上取下平摆在竹蓬上;
再在同一暖房、同一温度下继续烘干2小时左右,至水分降至15~20%时,再出暖房;
温度控制在45-50度,这样再持续烘干5小时左右,水分即可降至7~8%左右。
七、面条烘干工艺
传统面条烘干,为了使湿面条在热量、风量的作用下,内部水分扩散到表面,并汽化转移到空气中,形成湿空气被流动的干燥介质带走,在过程中,高温度必须保持相应的空气含湿量,否则造成内外不平衡,表面形成密封的结膜,干燥不通畅、不均匀,易产生酥面、断条或出现酸面等现象。
八、米粉烘烤工艺
烘干工艺完全满足食品卫生要求;
箱内清洁卫生,成品色泽好;
全自动控制,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;
烘干过程中没有废水废气废渣排出,绿色环保,工作环境良好;
使用寿命长,运行成本低,经济性好。
未完待续(敬请期待)········